最適合小寶寶的食物只有母乳。母親用母乳喂養(yǎng)寶寶,是一種本能,是一種責任,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天性的愛。產后媽媽要想盡早開奶,讓寶寶吃好奶,應該怎么做呢?
要點一:早開奶、勤喂奶
1、在嬰兒出生30分鐘后是開奶的最佳時間,如果有體力的產婦應該抓住這一最易開奶的關鍵點。在嬰兒出生1小時內母親盡量將其貼身抱在懷里,有助于建立母子感情,促進開奶。
2、生完寶寶后即使沒有分泌乳汁的媽媽,應該再接下來的2-3天堅持讓寶寶吸吮8-12次,爭取開奶成功。如果嘗試了2、3天仍沒有成功也不要放棄,可再嘗試1周。
3、產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養(yǎng)的關鍵期。媽媽下奶后,如果嬰兒感到饑餓或者媽媽感到漲奶,都可以嘗試再次喂奶,不必過度拘泥于每餐的間隔。
4、給新生兒哺乳的間隔不能過長,白天1-3小時應至少喂一次,夜間喂奶的次數也以2次或以上為宜。
要點二: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和技巧
1、產婦坐姿:產婦應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哺乳一側的腳踩在20厘米左右的矮凳上,然后抬高該側大腿,使孩子頭靠近乳房,做好哺喂準備;產婦也可采用側臥、站立等其他姿勢。
2、母嬰位置:調整嬰兒位置,讓嬰兒的胸貼著母親的胸、嬰兒的臉頰貼著母親乳房;嬰兒的身體側向產婦,避免“頭轉身不轉”的危險姿勢。
3、母親指位:母親拇指放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指分放在乳房下方,以托起乳房,便于哺喂。
4、誘導嬰兒正確含乳:媽媽用乳頭輕碰嬰兒下嘴唇或腮部,當嬰兒出現(xiàn)口張大、舌向下的反射時,將乳頭和乳暈送入嬰兒口中,確保乳頭深入嬰兒口腔后部。正確的哺乳能夠進一步增加媽媽的乳汁分泌。
5、喂養(yǎng)中防止嬰兒鼻部受壓:哺喂的全程應保持嬰兒頭和頸部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壓迫乳房而影響呼吸;但也要防止嬰兒頭頸部過度伸展而導致吞咽困難。
6、“雨露均沾”:應讓嬰兒吃空一側乳房后,再吃另一側,下次吃奶時應先喂另一側乳房,這樣利于兩側乳房都能排空和分泌出充足的乳汁。
要點三:擠奶的技巧
1、傳統(tǒng)擠奶:先用柔軟的毛巾熱敷產婦的乳房,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輕柔的按一定的節(jié)奏圍繞著乳暈擠壓,當乳汁出來時應繼續(xù)堅持,直到乳房松軟為止。
2、用吸奶器擠奶:同樣可先熱敷一下乳房,再按說明操作吸奶器的同時,產婦可看著寶寶,這樣能讓擠奶的過程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