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嬰幼兒配方乳粉事件層出不窮,相對應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也不斷出臺,嬰幼兒乳粉的安全健康指數雖然此起彼伏,但從這兩年看整體還是呈提升趨勢的。
國家質檢總局2013年9月公告稱,自2014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這意味著所有的進口乳粉都不得在境內分裝加工,行業(yè)門檻進一步提高。
該公告還規(guī)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y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其報檢日期到保質期截止日不足3個月的,不予進口;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已灌裝在向消費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裝中。
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宋昆岡介紹,2013年我國嬰幼兒奶粉產量70萬噸,同比增長15%,進口嬰幼兒奶粉產量12萬噸,同比增長36%。他說,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逐步放開,每年將會新增300萬新生兒,進口嬰幼兒奶粉未來的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逐漸落實,乳粉市場的需求量將日益增加。所有進口乳粉從奶源到出口全部實現一體化的政策,使得行業(yè)準入門檻進一步加高,這對于乳粉市場的安全可追溯性來說無疑是一大進步。